导语 南岳庙,又叫南岳大庙,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脚下的南岳区,朱明峰的南麓赤帝峰下。详情见正文。
南岳大庙供奉的是南岳大帝,又称南岳圣帝。
一、简要介绍:南岳大帝又称南岳圣帝,全称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。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,而南岳大帝为古代中国神话人物之一,历史记载不详。如今,在衡山景区有两座标志性的南岳大帝像,一座位于祝融峰顶的老殿,一座位于衡山脚下的南岳大庙。
二、史籍记载:
1.《历代神仙通鉴》卷四:"(元始日)伯益即南岳后身,为庆华注生真君,主于世界分野之地,兼督鳞甲水族变化等事。"又云:"伯益乃南岳之后身,伯益相传是禹时人,曾佑禹治水,有功,(禹)以天下接伯益,伯益辞而隐居。"
2.《云及七签》描述南岳大帝的形象是:"服朱光之饱,九丹日精之冠,佩夜光天真之印,乘赤龙,领神仙七万七百人。霍山为其储君,青城山为其丈人,庐山为其使者。其所服之袍、所乘之龙为赤色,这是因为,与南相对的颜色,正是赤色。"
3.唐玄宗时,封南岳大帝为"司天王"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五月二十五日,追尊号曰:"司天昭圣帝",以景明皇后配祀。
4.《癸辛杂识》记载:"衡岳之庙,四门皆有会郎神,唯北门主兵。朝廷每有兵事,则前期差官致祭。"
5.沈作带《寓简》亦云:"衡山南岳庙,国家每大出兵,则遣使祭告。旧时全国名地建有南岳庙。"
三、宗教记载:道教沿袭这种信仰,据道经《太仙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》《上情众经诸真圣秘》等道经记载:"南岳君讳祝昌,南岳衡山君,姓讳洋光,头建八朗宝光玉冠,衣赤锦飞裙,披神光绯文之表,带封灵制魔之章,乘赤霞飞轮,从南岳仙官十二人。"《云笈七羲》卷七亦曰:"南岳衡山君,领仙七万七百人,服朱光之袍,九丹日精之冠,佩夜光天真之印,乘青龙。并称霍山为其储君,青城山为其丈人,庐山为其使者,其所服之袍、所乘之龙皆为赤色,这是因为,五行之中,南方色赤。"
四、历史地位:唐玄宗时,封南岳大帝为司天王,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(1011年)五月廿五日,追尊号曰:"司天昭圣帝,与景明皇后配祀。"
五、衡山历史: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,《史记·封禅书》称汉武帝元封(前110-104年)五年(前106年)登礼潜之天柱山,号日南岳。这个南岳并不是今天湖南南岳衡山,而是指今天的安徽天柱山,当时也称潜山、衡山,在隋以前被列入五岳。后隋文帝始复以衡山为南岳 。据《古今图书集成·神异典》卷二三引《衡岳志》日:唐太宗贞观(627-650年)中定祀南岳衡山于衡州。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卷一:南岳衡州衡山县是也。衡州即今天的湖南衡阳市,衡山县即今之衡山县。
六、南岳大庙: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,始建于隋代,是中国南方规模较大、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建筑群之一,素有“南国故宫”之称。 后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,于清光绪八年(1882年)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。南岳大庙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,依次为棂星门、奎星阁、正南门、御碑亭、嘉应门、御书楼、正殿、寝宫和北后门。庙内两侧东有道教八观,西有佛教八寺,是儒、释、道三教并存的典范。 南岳庙是一座集国家祭祀、民间朝圣、道教宫观、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古建筑群,是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。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【衡阳本地宝】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衡山】即可获取南岳衡山景区最新通告(调整)、购票入口+规则、旅游攻略、路线推荐等。